查看原文
其他

在這些舊戲院,尋找屬於香港的時代記憶 |看家

丁思齊 獨家 2022-07-20

點擊上方,關注獨家公眾號

 
在大家熱議內地春節檔票房的時候,香港的朋友們表示很羨慕。受疫情影響,香港的社交場所在整個春節期間仍然處在收緊限制。好在確診案例降低至個位數,關閉了兩個多月的電影院,終於在大年初七這一天重新營業了。再次踏進電影院,突然好奇,承載著香港時代記憶的舊戲院,幾十年前是什麼景象呢?


 1938年的香港大戲院


今天的電影院是離不開商店林立的大型購物商場的,無論在哪座城市皆是如此。在電影工業進入數碼時代以前,香港的戲院是單獨出來的一幢樓,建築風格各異,每座戲院都有本身的獨特個性。
如今,放映電影的場所大多數改稱戲院,裏裏外外都流露著現代化的氣息。設施完備先進,裝潢時尚舒適,更加強調高格調的消費品味,人們也更追求舒適。獨幢的戲院少之又少,基本上都成了大型消費場所的附屬品,是大型商場的標配。


百老匯 PALACE ifc


都說香港昔日的戲院是有人情味的,前幾年香港電影資料館特別舉辦了一次「舊日戲院昔日情」展覽,以數碼方式收集並展示,與公眾一同緬懷香港舊戲院文化。今天,我們也藉著當年的展覽內容,一同回憶一下吧。


水池、階梯


考究的戲院,大堂設計一絲不茍,部分更築有小型水池。例如銅鑼灣豪華戲院,通上樓座的階梯旁便設有小水池,內置雕像,高雅華貴;尖沙咀樂宮戲院大堂的黑雲石水池則風格摩登,燈光映照下別具氣派。
昔日戲院映廳極大,分兩層或三層。不少戲院階梯的設計都落足心思,比如麗聲戲院通往樓座的流線形弧梯便是一例。


銅鑼灣豪華戲院夜景


裝飾


一線戲院絢麗華貴,但多數香港戲院裝飾以平實為主,含蓄地融入細緻粉飾。豪華戲院大堂上方就鑲有星座十二宮浮雕。倫敦戲院的外牆鑲嵌新穎的鋁質通花裝飾。1952年啟業的璇宮戲院,在宏偉的戲院外牆,有一幅巨型浮雕成為整棟建築物的聚焦所在。


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


對聯


香港不少戲院既放電影,又演粵劇,在戲院裝飾上糅合東西方特色。太平和利舞台兩院,均在舞台兩側懸掛滿有古風的對聯。太平戲院的對聯題:「太古衣冠做出戲假情真藉此堪作人懲勸/平臺歌舞動謂曲高和寡無非欲駭俗見聞」;利舞台戲院的則是:「利擅東南萬國衣冠臨勝地/舞徵詔護滿台簫管奏鈞天」。


利舞台戲院


小食店


觀眾看電影消磨時間,多數一邊手持食物一邊賞戲。從前的戲院都單棟式聳立於街道上,所以戲院大門前經常聚集了形形色色的小販攤子,售賣各式各樣的冷盤熱點,最經典的小食莫過於烤魷魚、烤蕃薯、炒栗子、魚蛋、滷味、涼茶等等。後來因為公眾衞生問題,街道上的小販慢慢遭取締,取而代之是附屬於戲院大堂內的小食店,爆谷、汽水、薯片、花生等一應俱全。


今天的戲院多數是多映廳迷你戲院的格局,每個映廳座位數目由數十至數百座不等;昔日的大戲院,座數動輒過千,座位通常分堂座和樓座兩層或三層,宏偉格局是今日的戲院不可媲美。


太平戲院內部
堂座(樓下)一般分為前、中、後座,樓座(樓上)又稱為「超等」,個別戲院座區更有「特等」、「優等」、「側座」,名目繁多,票價以視野優劣而定。堂座的中、後座,當然要比前座貴;而「高人一等」的超等,票價自然也「更上一層樓了」。
精明的觀眾會一早輪候前座座位,以求買得前座最後一行、最貼近中座的座位,以低價錢換取較佳視野。後來分區逐漸消失,座位變成劃一的堂座,最後全場統一票價。
1964年部分戲院堂座座區的行數分佈:



以往,首輪西片戲院、粵語片戲院、二輪戲院、偏遠地區戲院,票價差距頗大。下表可見不同年份不同戲院的票價比較:



裏面少不了手藝人的印記。比如過去電影廣告是需要畫師一張張繪製出來的,師傅一般都需要苦練半生。



那些年,香港曾經是亞洲數一數二的「夢工廠」,國語片、粵語片、西洋片,應有盡有。戲院,見證著香港影視業的黃金歲月,也是香港文化中燦爛奪目的一部分,如今戲院門外大排長龍的場景少見了,能生產出一部讓影迷如癡如醉的電影也是難上加難了,只能繼續在記憶中浸泡、回味了······


(圖片來源於網絡)

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



往期精彩回顧





這項香港非遺民俗,你見過嗎?

疫下「雲拜年」:外賣送禮、電子利是你用過沒?

香港民間團體新春行動,最想慰問的是⋯⋯




獨家新聞

獨家觀點

等你來掃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